種植工程對行道樹之影響
記得臺大園藝暨景觀系張育森教授演講時曾說好樹種、好苗木、好地方的綠美化三好。也就是選對植物、用對方法、種對地方的三個基本原則,若再加上好的維護管理則可免憂慮。
8月初的蘇拉颱風侵襲北台灣,正值42屆全國技能競賽及國手選拔在台中舉行,報到當天已有風雨。正式競賽第一天因颱風假延後舉行,那晚台中風雨並不是很大,但因行道樹倒伏車子無法移動就整天窩在旅社,待風雨漸緩,有工作車開始初步清理街道路樹,也剛好可觀察修剪清除及倒伏原因探究。
台中的街道綠化非常的成功,對於樹種選擇及規畫設計用心有加,行道樹管理品質有一定水準。報載蘇拉颱風造成台北市超過700多株路樹傾到,在台中我也看見不少,由於就在傾倒路樹旁邊看見根球完整但展根不足,外層不織布及黑紗網影響根部生長,在施工管理的停留檢查點控制疏忽了嗎,還是監造人員不足?
樹種選擇、基盤環境與土壤結構、支撐物、整枝修剪是維持行道樹健全生長的重要因素。
沿路看到許多路樹傾倒多是根球包裹物未去除或只是將根球包裹物割裂,植穴基盤土壤及結構尚稱良好,此與根未能與土壤接觸有很大的關係,要多觀察再找出可能因子,由於競賽緊湊,每天回到住處都是晚上看不清楚,那晚離開台中已是深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