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財團法人臺北市會展產業發展基金會主辦之「花博公園戶外景觀設計大賽」正如火如荼的展開,已得到眾多迴響。對於大賽相關參賽資格及佈展材料費用等詢問此起彼落,顯見本次競賽活動已引起大多專業團隊及相關團體的注意與參與,必定掀起眾多造園景觀專業人士大顯身手之機會。
本徵展活動自11/1日起至11/21日止為報名期間(郵戳為憑),尚未寄件參加報名的有志之士,敬請把握在花博公園首次舉辦的造園景觀設計競賽中展露耀眼之機會。相關活動訊息敬請參閱http://www.2012tgds.tw活動官網。2012年11月13日 星期二
2012年11月7日 星期三
2012年11月3日 星期六
2012年10月31日 星期三
花博公園戶外景觀設計大賽
花博公園戶外景觀設計大賽
2012 Taipei Garden Design in Motion-Talent Show
壹、 緣起與目的
配合申辦「2016世界設計之都」五大主軸「生命健康、智能生活、都市再生、生態保育、生活產業」為發展主題,透過邀集國內外園藝、景觀造園、建築及創意設計等各領域專業團體進入到花博公園,參與設計與構築戶外景觀造園的設計及施作大賽。
貳、 舉辦單位
指導單位-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臺北市政府
主辦單位-臺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財團法人臺北市會展產業發展基金會
執行單位-台灣造園景觀學會
參、 競賽主題
「幸福臺北 愛現花園」
以營造臺北新意象的「健康城市 友善庭園 創新永續 環保再生」
肆、 展場位置
花博公園圓山園區流行館周邊及特展花卉區
伍、 競賽活動對象
國內外園藝、景觀、建築及設計等各領域之專業團體、學校、法人機構及訓練機關等參與設計投稿及佈展競賽活動
陸、 競賽相關時程
徵展時間:101年11月1日至101年11月21日
設計圖稿初審:101年11月24日
初審結果公告:101年 11月26 日
佈展說明會:101年 12 月 5日
佈展作業:101年12月10日至101年12月20日
複審時間:101年12月21日
頒獎時間:101年12月22日
競賽展示時間:101年12月22日至102年3月3日
柒、 競賽流程
本次競賽分二階段進行,第一階段設計圖稿初審(101年11月24日),決選出前15名進行現場佈展;第二階段佈展作品複審(101年12月21日)。
捌、 報名相關事項
一、報名資格:
1. 包含國內外園藝、景觀、建築及設計等各領域之專業團體、學校、法人機構及訓練機關等參與設計投稿及佈展競賽活動。
2.每一參展(賽)單位報名至多6人/組。
二、報名截止日:(以郵戳為憑) 101年11月21日
三、報名方式:採通信報名方式,報名表及相關文件(含電子檔光碟)掛號郵寄「106臺北市大安區基隆路四段138號」,「台灣造園景觀學會 收」 電話:(02)23661311 聯絡人:曹明利• 張寶娟
四、簡章及報名表索取方式:
(一)親至台灣造園景觀學會(以下簡稱本學會)索取,地址「臺北市大安區基隆路四段138號」
(二)附回郵信封(書妥收件人姓名、地址)向本學會索取
玖、 獎勵辦法
獎項 名額 獎勵
花博大獎 1 獎盃 獎品(價值15萬元)
金獎 1 獎盃 獎品(價值10萬元)
銀獎 1 獎盃 獎品(價值5萬元)
銅獎 1 獎盃 獎品(價值2萬元)
佳獎 3 獎狀 獎品(價值1萬元)
人氣獎 1 獎狀 獎品(價值2萬元)
參加獎 獎狀
*人氣獎於投票活動結束後以記者會或網站公告等方式頒發
**名額得依實際情況進行變更
***以上獎品依中華民國稅法將扣除10%稅捐後頒發,獎品項目主辦單位保有視實際情形調整之權。
****有未盡事宜,以「花博公園戶外景觀設計大賽」官方網站公佈說明為依據歡迎共襄盛舉
2012年9月27日 星期四
造園的工藝精神
日前,驚聞台南高工招生率取分數驟降,似乎與目前職業教育有關,也知只是冰山一角。由於個人從職校出身,支持除了有學識的基礎,技術專精與提升更不能落於人後。周末,聽了懷德居木工實驗學校創辦人林東陽教授談「丹麥木工坊教我的事」一場演講,講座也感慨目前工藝精神或專業態度有待重視,認同對職業的態度是支持工藝精神的基本原則,工藝精神是一種態度、一份執著與一分堅持。
「產學脫節」是目前技職教育與企業需求的寫照,但將事情簡單化,回到技術打底的教育本質,才是目前職業教自我升級之道。在目前事事都已具創意思維的設計與作品為優先考量的今天,對於材料特性掌握與利用是創意設計的根基,造園景觀也是如此。造園景觀工種、工項及造園材料種類繁多,從形式選擇到材料組構進而創意作品的呈現都必須透過實務操作的實踐。工藝精神的傳遞是即使在實務操作,導入創意思考訓練的課程,透過「技術打底,創新才能升級價值才會升等」。
造園景觀是一門工程、設計、施工與管理集於一身的學科技術,除了植物專業的應用外,對於設計美學、實用功能、材料工法與後續管理的連續思考不可間斷,工藝精神的堅持更不可輕忽、不應隨意拋棄,因為抱持「工於藝」的態度是造園景觀的精隨、與專業愛好共同努力傳承。
2012年8月8日 星期三
行道樹種植施工管理
前日,見到因颱風侵襲造成行道樹倒伏與種植管理流程中控制點的檢查有關,相同的問題最近看到很多,若各位有心對此問題有興趣,不妨多注意樹木種植與養護
圖片案例發生台北市新生南路、台中工業區附近及校園中,相同的問題都發生在不同的樹種,臺灣欒樹、白千層、小葉欖仁等。根球包裹物未去除或只是將根球包裹物割裂容易造成根伸展空間受限,根往地表竄伸,集中在植穴表面,扎根不深,支撐力薄弱容易受風倒伏。
從種植施工管理改善行道樹品質
種植工程對行道樹之影響
記得臺大園藝暨景觀系張育森教授演講時曾說好樹種、好苗木、好地方的綠美化三好。也就是選對植物、用對方法、種對地方的三個基本原則,若再加上好的維護管理則可免憂慮。
8月初的蘇拉颱風侵襲北台灣,正值42屆全國技能競賽及國手選拔在台中舉行,報到當天已有風雨。正式競賽第一天因颱風假延後舉行,那晚台中風雨並不是很大,但因行道樹倒伏車子無法移動就整天窩在旅社,待風雨漸緩,有工作車開始初步清理街道路樹,也剛好可觀察修剪清除及倒伏原因探究。
台中的街道綠化非常的成功,對於樹種選擇及規畫設計用心有加,行道樹管理品質有一定水準。報載蘇拉颱風造成台北市超過700多株路樹傾到,在台中我也看見不少,由於就在傾倒路樹旁邊看見根球完整但展根不足,外層不織布及黑紗網影響根部生長,在施工管理的停留檢查點控制疏忽了嗎,還是監造人員不足?
樹種選擇、基盤環境與土壤結構、支撐物、整枝修剪是維持行道樹健全生長的重要因素。
沿路看到許多路樹傾倒多是根球包裹物未去除或只是將根球包裹物割裂,植穴基盤土壤及結構尚稱良好,此與根未能與土壤接觸有很大的關係,要多觀察再找出可能因子,由於競賽緊湊,每天回到住處都是晚上看不清楚,那晚離開台中已是深夜。2012年7月31日 星期二
行道樹樹種選擇
在道路闢建或更新拓寬的工程開發與設計,不僅在功能上滿足需要,更需謹慎考量在行道樹的樹種選擇。完善的道路設計再透過適合樹種的搭配,更能表現出景觀設計之價值,也有助於減少日後維護管理的頻度與支出。植栽選擇宜注意達到交通安全的目的,除基本特性的掌握外,例如枝幹脆弱與易折斷程度、落果、落花及落葉頻度皆應列入考慮,也注意避免易形成板根或易隆起地面的根系樹種的選用。
行道樹樹種的選用雖因環境條件的不同,且功能及需要也不徑相同,把握當地環境及材料的植栽設計,必能增添道路景觀之獨特與美感。在都市中的人行道因道路形式及寬度的差異,人行道空間窄小者,其樹種及樹形應朝向具圓錐狀或圓柱形的自然樹形為選擇,以符合窄小空間之需求。行道樹的樹種選擇可依循適地適種具代表性之樹種選定原則,以具深根性、易於維護、樹形及樹冠優美、生長勢強健、容易取得與抗病蟲害能力強等條件選用。以台北市行道樹為例,樟樹、楓香、臺灣欒樹、白千層、大花紫葳、杜英、茄冬、櫸木、烏桕、欖仁、光臘樹及紫薇等皆為各具特色的行道樹。行道樹與管理權責
近年來,在行道樹栽植及維護管理之法規與施行辦法的制度建立上,在中央相關部會及縣市政府相關處室的積極推動下已見成效。當行道樹的栽植及維護管理的法源依據確立,行道樹維護管理即有明確的方針,參閱各級縣市政府或主管機關對行道樹栽植維護管理的辦法及條例,其通則為明確規範在新闢建或拓寬之道路達到所規定的範圍,即訂有栽植即管理保護之措施,並依此確立各級單位的栽植與管理權責。但是在道路寬度及配置型式雖也明確的規劃與設計,仍見行人必須在有限的空間與植穴或栽植槽互有閃躲,形成有足夠的人行空間卻產生窄小的栽植環境,另衍生出植穴空間過小、植穴土壤過硬、低矮地被植物常受踐踏、樹種選擇不適、根系破壞人行道與排水系統、落花或落果與開花異味及維護管理技術未確實到位等困擾。
行道樹管理效能提升的思維
在快速發展的都市環境中,道路的開闢密度也與日俱增,除了提供更便利人與人之間的聯繫管道,更兼具有運輸、景觀及經濟發展之效用。是故道路綠美化更成為當今環境的重要課題,也擔負了減碳、減緩都市熱等更多的潛在效益,藉由栽植行道樹為水泥化的都市保有編織綠廊的效果,也更讓人引發在行道樹的樹種特性及維護管理的品質與效益的提升更顯重要。
都市中的行道樹除了扮演都市環境生態的重要角色外,在改善都市生活品質、都市景觀意象與都市微氣候及生態廊道的提供更形重要。諸如在都市美學的視覺、觸覺、聽覺,或是在四季變化的季節美,在環境上的空氣淨化、微氣候調節、都市生態與都市景觀的直接效益提供。期盼在諸多的景觀及美學、生態的價值中,利用純熟的維護管理方法,營造維持長遠而永續的發展。以期在道路綠美化能從一條特色道路發展與蔓延到每一城市並擴張到全台灣,編織色彩繽紛的行道樹路網。國內針對行道樹相關研究已逾50年以上,累積了相當豐富的文獻與發表資料,對於行道樹的發展有顯著的貢獻。然目前國內對於行道樹的維護管理仍面臨幾項主要的課題,例如在管理主管機關與管理權責區分、都市樹木生育環境的挑戰、行道樹的樹種選擇、栽植之植穴型式、維護管理人員專業素質及教育訓練的施行等主要議題的挑戰。2012年7月15日 星期日
101年勞動達人盃全國技能競賽
戰報消息
轉載勞委會舉辦101年「勞動達人盃」全國技能競賽
全國技能競賽造園景觀職類成人組已不辦
特別擴大規劃辦理社會組技能競賽
有興趣可相招踴躍去報名
內容如下
一、為鼓勵國人學習技術,提高國家技能水準,增進業界友誼與技術之交流,並發揮團隊互助合作精神,爭取最高榮譽。本(101)年除辦理青年組全國技能競賽外,本會特別擴大規劃辦理社會組技能競賽,訂於10月20日(星期六)至21日(星期日)舉辦101年「勞動達人盃」全國技能競賽。
二、本項競賽活動,重點簡述如后:
(一)報名時間:自7月20日上午9時至7月31日下午5時止,採網路報名。
(二)報名資格:中華民國國民,民國79年12月31日以前出生,工作或訓練經歷累計3年以上,經由服務或訓練單位推薦者。每1單位每1職類限推薦1組。
(三)競賽場地及職類:
1.行政院勞工委員會職業訓練局南區職業訓練中心:辦理塑膠模具創作、工業控制、造園景觀及自行車組裝等4職類。
2.國立岡山高級農工職業學校:辦理泥作創意及室內裝潢創作等2職類。
3.高雄市立高雄高級工業職業學校:辦理汽車保養1職類。
4.臺南市私立南英高級商工職業學校:辦理麵包製作1職類。
(四)除造園景觀職類選手為3人1組外,其餘7職類,為2人1組。
相關訊息請參照
http://www.labor.gov.tw/home.jsp?pageno=201202050001&contlink=ap/news_view.jsp&dataserno=201207100001
轉載勞委會舉辦101年「勞動達人盃」全國技能競賽
全國技能競賽造園景觀職類成人組已不辦
特別擴大規劃辦理社會組技能競賽
有興趣可相招踴躍去報名
內容如下
一、為鼓勵國人學習技術,提高國家技能水準,增進業界友誼與技術之交流,並發揮團隊互助合作精神,爭取最高榮譽。本(101)年除辦理青年組全國技能競賽外,本會特別擴大規劃辦理社會組技能競賽,訂於10月20日(星期六)至21日(星期日)舉辦101年「勞動達人盃」全國技能競賽。
二、本項競賽活動,重點簡述如后:
(一)報名時間:自7月20日上午9時至7月31日下午5時止,採網路報名。
(二)報名資格:中華民國國民,民國79年12月31日以前出生,工作或訓練經歷累計3年以上,經由服務或訓練單位推薦者。每1單位每1職類限推薦1組。
(三)競賽場地及職類:
1.行政院勞工委員會職業訓練局南區職業訓練中心:辦理塑膠模具創作、工業控制、造園景觀及自行車組裝等4職類。
2.國立岡山高級農工職業學校:辦理泥作創意及室內裝潢創作等2職類。
3.高雄市立高雄高級工業職業學校:辦理汽車保養1職類。
4.臺南市私立南英高級商工職業學校:辦理麵包製作1職類。
(四)除造園景觀職類選手為3人1組外,其餘7職類,為2人1組。
相關訊息請參照
http://www.labor.gov.tw/home.jsp?pageno=201202050001&contlink=ap/news_view.jsp&dataserno=201207100001
植物馴化
植物被利用在不同環境中皆會有一段摸索與適應的過程,稱之馴化。設施綠牆與薄層屋頂的綠化植物也都必須經過馴化,才得以適應不同光度的生長調節。以綠屋頂植物來說,晴天無雲的光照皆超過許多,即便是在濃密的樹蔭下仍有10 ,000LUX, 屋頂植物更必須忍受持續的高溫,是故植物本身需有良好的調節能力,利用氣孔開閉的調節及基本的水分補充,維持了植物的基本需求。再著藉助矮化、縮短節間、改變枝葉型態、隨土壤介質調整根系發展等機制,得以在此逆境中存活下去。
在選擇屋頂植物的條件中,耐旱、耐高溫、全日照、耐貧脊、地下根系發達等諸多因子,但是真正的關鍵在於如何找到具有特性需求植物材料,透過長期培植觀察與持續不斷的環境監控,得以讓我等有更多的資訊,經評估、找尋和培育最適合屋頂薄層綠化使用的植物材料,應是目前屋頂薄層、低維管、低耗能的最重要的方向與主題。
感謝
感謝本年度參與景觀公會舉辦之綠屋頂及綠牆職訓課程的學員,您的參與得以在炎熱酷暑的七月,共同切磋共同規劃,在揮汗如雨的環境下,完成綠屋頂的課程施作。在學習理論與繪圖設計後,能夠實踐實地操作最是幸福。
屋頂本就是盛夏最嚴酷的環境,在屋遮蔽的屋頂及樓板因日曬後的熱傳導效益,建築物所散發的熱不易消散,感謝學員們都全心的投入參與施做,對我沒有抱怨,感謝認真的大伙,雖然在職訓的課程安排、講師的邀請、實務的綜合操作的科目組合,雖可事先預想腹案,但世事多變的現實環境充滿很多的不確定,要感謝參與學員的包容與支持,得宜完成事先預想施作空間的3/4以上的屋頂博層綠化,在有木平台、陶磚步道、回收利用的實驗植物材料及充滿綠蔭的草坪,組成生態多元的屋頂植被。
感謝你們在我帶領操作的過程中,老是請你們整理我找到的各種材料,材料清洗、重新組合、植物修整等,其實我除了是想讓材料或植物能延續或永續,更希望多少能增加實務操作的更多施作項目。屋頂薄層綠化施做因各位的期望而更豐富、許多材料不斷的出現,原就超出我等的預期。看到大家齊心種植植物的土壤或扛或抬的上屋頂,讓我感動。
在屋頂薄層綠化的施作中,我們也去募集有關屋頂薄層綠化施作的現有材料如蓄排水板(寶銳、南海)、屋頂栽培介質土(樹花園)、陶板磚(久寬) 、立體花牆材料(甄霖麗、綠庭美)以及許多無似奉獻自己專長或提供材料的各位學員,讓我幹受到各位的真心真誠及企圖,協助將回收的材料施作於屋頂綠化,讓這些材料得以永續美化這適合人居的環境,謝謝你們。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