幔麗旖旎、也是慢滲留滯
因應現代氣候變遷之挑戰,我們在設計基地本身,整體成為滯洪設施(Detention)。基地下挖三十公分 ,填覆大小俱全(Well-graded)之石礫,成為下滲回收雨水逕流,淨化水質之基礎。下滲留滯,30公分 滲透石礫即可直接保水。留滯至降雨尖峰後延遲逕流速率,減輕台北市公共設施污廢水,集排水負荷。啟用耐旱,低管理需求植栽,存留地上水、雨水,確保節約用水,增加水資源多元應用。戶外空間利用布幔虛實,觸覺、隱約,視覺;花香四季變化,嗅覺;風聲雨滴,聽覺;確保生活品質提昇,永保永續。再生鋼架鋼索承受所有載重負荷.地底澆灌有機土壤結成簡潔,呈現機能美學要求。
利用鋼架形成的庭園空間,有著讓人無法穿透的視覺,若隱若現,虛虛實實,增加那份浪漫的質感,更增添友善環境的實踐。布幔承受了強勁東北季風,高聳的鋼架與鋼索在庭園中確為少見,但結合環境功能的設計也為本次主題達到加分,利用永續的、節能的健康概念,基地內的植栽配置呈現暖色系的亮眼,開著黃花的朱槿,橘黃、橙紅的金蓮花以及斑葉德月桃與鵝掌藤,讓庭園充滿陽光般的亮麗色彩,呈現著各項機能美學的庭園景觀,更提增對環境友善的實踐。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