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祖列島大部份是由花崗岩組成,歷經千萬年的海浪侵蝕以及風化作用,呈現多樣化的地質景觀。馬祖傳統民居大都聚居天然澳口,方便討海漁業往返。依據自然地形,伴隨山順勢組合建築;村內巷道隨山坡起伏曲折,建築必是順應地形,櫛比鱗次,佈局自由靈活,構成了步移景換的空間景觀。傳統民居以獨棟雙層居多,造型方正,像極了一枚印章,所以稱為「印章屋」建築。為了適應海島強勁季風的自然環境,在瓦屋頂上壓著一排排的小石塊。在覆瓦之間再鋪一層仰瓦,仰瓦上壓石塊,使屋頂的整體和抗風能力更強些,又不妨礙屋面排水。這種壓瓦石的石頭壓鎮方式,因為很透氣,所以又稱會呼吸的房子。足見先民對抗自然的生活智慧。
馬祖列島的特殊地理與地質環境,像是散落在閩江口上的珍珠,除了佈滿花崗岩的海岸奇觀,另外的應該是這「國境之北」的特有景觀植物。馬祖因為地理位置較接近中國大陸,因此同時有著海島與大陸的特性,孕育出許多獨特的動植物物種,且因島嶼特性而逐漸演化而成的原生特有種,如馬祖石蒜、馬祖紫檀與馬祖野百合等以馬祖來命名的植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