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北高溫達37.6℃的今天,一定體會出綠牆的好處與效益,但相對於設施綠牆的耗能與多維管的創意,我直覺認為若是植生綠牆應有更好的效果。設施綠牆與植生綠壁的差異有很多,以栽植容器及環境而言;設施綠牆在一定空間的介質環境下生長,土壤組成影生長變因增加,例如成分、粒料與材質的不同,產生保水、通氣、排水等多重影響。但植生綠牆(壁)則可栽植於地上、容器或花槽中,根部伸長空間較大,植物生物量(枝葉量)就相對的多。以改善建物壁面溫度調節而言,設施綠牆與建物之間隔一層設施,在設施中種植植物利用於降溫、減少太陽熱輻射,但在冬天則無法隨季節演替落葉或減少葉量,來吸收陽光達到增溫的效果,且綠牆遮蔽建築物無法通風及藉日照達到除濕等功能。若是植生綠牆以爬牆虎(地錦)而言,春夏之際新芽綠葉美不勝收,大暑之日則綠蔭遮蔽,減少建物及壁面受熱的機會,秋天則彩妝一身成為詩意濃厚的季節感,冬日則抖落一身黃葉讓陽光直射建築物,減少寒意冰冷的景觀,更增加建築內的暖意。設施綠牆的植物若疏於照顧或更換維護,景觀效益立即折扣,且設施綠牆維護管理需要更多的機具及人力支撐,在維護成本支出相對形成壓力。植生綠牆透過植物選擇及適當的整枝修剪,可降低日後維護管理的支出,不管是吸壁植物或是攀附植物都會有很好的植生效益。
植生綠牆益處:
避免過多設施與材料
簡化植生綠化的工法
避免耗能材料生產與利用
避免過多排水及供水設施設置
減少維護經費支出
配合時令讓建物適時曝曬與呼吸
提高植物存活率
減少水資源浪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