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2月28日 星期六

生活地景在馬祖

    馬祖列島大部份是由花崗岩組成,歷經千萬年的海浪侵蝕以及風化作用,呈現多樣化的地質景觀。馬祖傳統民居大都聚居天然澳口,方便討海漁業往返。依據自然地形,伴隨山順勢組合建築;村內巷道隨山坡起伏曲折,建築必是順應地形,櫛比鱗次,佈局自由靈活,構成了步移景換的空間景觀。傳統民居以獨棟雙層居多,造型方正,像極了一枚印章,所以稱為「印章屋」建築。為了適應海島強勁季風的自然環境,在瓦屋頂上壓著一排排的小石塊。在覆瓦之間再鋪一層仰瓦,仰瓦上壓石塊,使屋頂的整體和抗風能力更強些,又不妨礙屋面排水。這種壓瓦石的石頭壓鎮方式,因為很透氣,所以又稱會呼吸的房子。足見先民對抗自然的生活智慧。
    馬祖列島的特殊地理與地質環境,像是散落在閩江口上的珍珠,除了佈滿花崗岩的海岸奇觀,另外的應該是這「國境之北」的特有景觀植物。馬祖因為地理位置較接近中國大陸,因此同時有著海島與大陸的特性,孕育出許多獨特的動植物物種,且因島嶼特性而逐漸演化而成的原生特有種,如馬祖石蒜、馬祖紫檀與馬祖野百合等以馬祖來命名的植物。記得小時候有一年的植樹節,即在復興村牛角嶺上種植相思樹的造林活動,透過全民植樹運動,打造現在馬祖的綠化基礎。
    馬祖有許多當地特有種的植物樹種,除了地理環境分佈的在地性,更有來自境外的移民,植物群落也算是移民社會,但也相互融洽。對於黃菊開滿山坡、馬祖石蒜佈滿崗石之間,馬祖特有豆梨飄散雪白的花瓣,催促春天的到來。對小時的記憶也是曾經在小島生活居民的共同記憶。每每走在木麻黃的林下,就喚起我對故鄉的思念,在那時假日晴天的午后,左鄰右舍偕伴去收集散葉枯枝以供居家薪柴之用,乾燥的木麻黃針葉,點亮夜晚,乾燥枝葉霹靂叭啦也燒出海島子民溫飽的一天,在地植物景觀是地景、是生活,更深的意義在於知足與惜福,是維繫生命的文化地景。
感謝照片提供-陳建群先生







馬祖地景文化

    自我的記憶以來,故鄉這在閩江口外的海上蕞爾小島,除了冷洌強勁的北風外,也是戰爭的最前線,更是孕育樂天知命子民的母親。
    戰爭,讓這小島有機會被看見,在炮火下堅持的馬祖,其島上子民主要的民俗信仰與台灣各地皆同--媽祖,守護海上討海人的天上聖母,更是這島嶼住民的守護神。牛角(復興村)開發史,最早可朔自清代,來自長樂、連江等地的漁民,相繼移駐此地定居。早期牛角澳漁業興盛,在1960年以前,這裡一直是馬祖第一大漁村。長期以來鄰近海域魚汛不絕,抗戰時期馬祖更是一片榮景,花崗石屋紛紛興建,牛角澳口海面漁帆林立,常停泊多艘船隻。想起年幼孩提時期的海島生活,在初中以前每每在課後傍晚之際,就會在可眺望港口漁船入港的方向,專注凝視尋找忙碌返航船舶中父親的漁船,是否平安返航。尤其在季風狂起之際,隨著入港的漁船逐一注視,期待父親平安歸來,期待的記憶一直延續,記憶中的海島景觀是生活、是宗教、是敬天的文化地景。
    在佈滿花崗岩的海岸澳口礁石之處,坐落於南竿牛角五靈公廟,是馬祖地區佔地面積最大。也是村民祈求航海保佑平安重要廟宇,廟宇外觀鮮艷的色彩,引人注目的就是風行於閩北、閩東一帶的「封火山牆」。它豐富多采的樣式,高低錯落起伏的變化,配以牆簷誇張的彎曲,山牆突出天空的特色,已經成為馬祖廟宇建築的最大特色。是信仰、是文化、是心靈的文化地景
照片提供-陳建群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