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17日 星期二

閱讀石頭 巧用自然


珍惜自然材料,造園景觀即可順勢而為。

 

  在前次實地操作實習之後,學員仍覺得一直未將全區完成,感覺仍有一件完整的工作有待完成。乃建議我再找時間將道路沿線末段區塊綠化加以完成,將學員重新走回現場,拋出議題討論此區綠美化形式與進行方法,若今天將此區做為低維護管理的綠美化構想,應如何操作才是能符合現場資源,又不能太多植物或資材的投入。此次學員們已學會掌握現場優勢的地形或利用資材,謹慎檢查每一石塊面向、其可利用角度、需移動的距離、與周邊環境之配合等等,經現場討論並配合低維護管理及簡易的岩石庭園作法已具雛型。

  首先,將現場被雨淋洗後潔淨的卵石拾起,以備最後做為舖面使用,接續整理基地後方的卵石堆可做背景牆使用,並找尋可利用的資源,讓夾雜在其中的大石能浮現,成為景石成為主角。利用簡易的石塊裝置,可將現場的氣氛完成改觀,當學員們在操作景石擺設、調整觀賞角度的練習現出興趣,我順著他們提供對景石欣賞及面向調整時應注意的技巧,指導他們如何將現場大卵石等變為主石(景石)以供觀賞利用,其中一塊大石我請他們將其周邊卵石做一清理,讓大石塊形態能被看見,成為視覺焦點。在幾塊大石位置抵定之後,填些土將基地稍為抬高些,找些操作剩下之不織布,舖覆在土上,做為卵石舖面的防草層材料,並利用訓練場區的鑲邊龍舌蘭等耐旱植物配置點綴,簡單的植栽設計其實是呼應減量的資材使用,只做修景或點景利用,最後再將卵石平整舖在現場,當學員發現為何有一區塊留白特多時,發現有一石塊單獨的美,獨石形態美更具觀賞性。
  此一操作練習完全利用現場材料,舖陳、佈局、檢視、利用,閱讀每一塊石之「石心」,學習自然,就地佈置,使該區塊成為本次操作的驚艷之作。學員們反應及討論極為熱烈,而我也適時地提供在材料利用時,儘量保持其多種可利用的機會,才不致浪費材料或錯置景觀。透過利用第一眼看現場或造園場地,學會先觀察「大地之心」的專業態度,若能以此眼光觀察造園場地就不會只想清理移除,而更加思索「如何設法,善加運用」,維持原貌的自然庭園。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