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25日 星期三

植物拼圖創作


        在職訓的一次課程經驗,課程內容是室內植物應用的實作課程。授課之初,邀請單位要我可預先開立即準備課程所需教材內容,以便與其配合調整。但並不都是順利取得相關資材或用具,但又不想讓學員失去一次創作的機會遂將內容改為可供室內吊掛布置的植物拼圖版畫,以綠雕形式創作。利用具室內空氣淨化成效之觀賞植物作為組合創作的材料,創意內容為一幅呈現故事內涵、有主題性的植物拼圖創作

        材料準備方面,小品植物是必備的,我在花市中來回穿梭後,帶回一些可為利用之小品盆栽及栽培介質。課程主要目的是希望學員能透過討論,並且自行設計配置植物,並將造型、樣式亦一併考慮。為配合實作時間而發給學員的材料為鐵網及不織布(或麻布),前提是所製作植栽拼圖綠雕創作,是可供吊掛欣賞的作品。學率續領了材料還在猶豫如何開始,此時握提醒他們可以先從草圖或草模開始,利用紙盒類簡易的材料先試做,再修正、尺寸比例等與實際成品之概略差異。學員的創意一一浮現,先將鐵網塑形,在襯墊外敷材料不織布(或麻布),預留空間以供裝填介質,填入之介質不須太飽滿,以免框架變形或超過負荷。形塑而成的畫板厚度約6-8cm作為基盤,太多的介質在植物種進去時會被掏出,填充介質完成的拼圖板架是可作為圖案及植物配置試擺使用,此時已見眼尖的學員開始從周邊去尋找充實畫作的更多材料。
        組合創意過程是一直會被改變的,將試擺配置後的植物,在種植之前須將鐵網及不織布(或麻布)剪成十字缺口,以方便小品盆栽植物。若為群植的作法可將種植孔剪成一字型(或擴大創口),方便調整或配植。由於操作工具之斜口剪不足,造成學員操作組合速度緩慢,卻有更多的時間做調整與修正。雖然各組在基本材料的差異度不大,他們卻能找尋代表創意的材料加入,豐富各組的創作。鼓勵他們看到自己創作的特色與優點,創作過程中想像畫作的植物,在更換之後所呈現的視覺效果或整體美感的變化,有何差異,與期待的效果是否媒合。做中學是技術職類必須的過程,也許從作品的展示中知道如何做成,但創作組合的材料特性就不是光看就知道的。例如塑形的鋼網或鐵網,從構思、配置、裁減、固定即符合材料最少的損耗,餘料的再加工利用成配件或裝飾物,皆須透過操作與深入了解,如此才是動手創作的真實價值。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