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22日 星期日

優良苗木是關鍵

植栽綠美化的關鍵2
優良苗木是關鍵

    實踐並制訂對苗木生產的標準化、規格化、分級化才是提升公園綠地及行道樹優質化苗木的基本。若按目前的景觀綠化工程苗木參考訂定價格的基礎,在於只以苗木規格定價。但在實際執行景觀綠化工程招標說明的規範中對於所需苗木在高度(株高)、寬度(樹冠幅)、胸徑(米徑或DBH)等做為選擇苗木有明確之限制,但未確實對所來源之苗木的樹形、樹勢及苗木田間管理作業等有相對應的參考指標或積極作為。例如苗木在容器栽培或田間苗圃的照顧作業、整枝作業、修剪管理等對景觀苗木品質有重大之影響。若能將景觀苗木進行分級或將優質苗木有較高價格的誘因條件,鼓勵苗木生產或栽培者,能有更高的意願培育形態優良、健康苗木的植栽材料,應有助於提升苗木價值與視覺美感更能增加環境綠美化的效益。

    景觀綠美化在設計面除了考量當地環境特質及形塑綠美化之需求外,更應將選擇適合的苗木樹形、未來發展需要及日後管理維護等諸多因子一併納入,尤其是景觀苗木本身的樹姿、形態、良好的頂芽生長等具健康優良苗木的特性可供選擇苗木時參考,並嚴格執行進場苗木之品質管制,應可避免無主幹(或明顯主幹)、明顯截頂、多重枝、無明顯層次分枝、樹形不佳、樹勢不健的苗木混充市場,影響景觀綠美化的整體成效。臺大園藝暨景觀學系張育森教授以「好種、好苗、好土壤」作為景觀綠美化的三好,顯見景觀綠美化水準的提升是需要多重面向配合,經由苗木產業的提升,創造良好的栽培環境,運用正確的種植工法與得當的健康維護管理,才樹提升環境綠美化的關鍵

    例如以公共工程委員會植栽工程施工規範對於苗木品質及土壤、植穴等相關規範的制定如:植栽項目—苗木品質標準中說明以下是為不合格規定之規範:
l   有顯著病蟲害、折枝折幹、叉枝、冗枝、徒長枝、裂幹、肥害、藥害、老衰老化、主幹彎曲、樹皮破傷、樹型歪斜者。
l   護根土球尺度不足、破裂、鬆散或偏斜者。
l   根盤歪斜、根系著生稀少或不均勻。
l   剪形類植物材料,其形狀不顯著或損壞原型者。
l   高壓苗、插條苗、未經苗圃培養二年以上者。
l   失去原有樹型形態、斷枝斷梢者等。
    這些明確的規範足以防範市場中劣質的苗木混充搭配植栽工程管理項目中施作停留檢查的機制。優良景觀苗木除選購品種正確外,尚須注意是否帶有病、蟲危害,以及苗木本身的根系(是否健康,有無盤根)、枝梢(是否強健)、芽體(是否良好)、樹勢(是否強健)、苗木的整齊度和栽植後的存活率,都是挑選苗木時考量的重點。故工程苗木檢驗時包括植物之品種、規格及品質。如因品種不對、規格不符、感染病蟲害、外觀比例不當、部份枝葉枯萎、過於瘦弱、根部發育不全,或生長於擁塞不良之苗圃或容器中以致枝葉徒長、主根纏繞扭曲,或由大量修剪以適應規格者,均為不合格之苗木。應可減少不良苗木進到綠美化施工的現場確保景觀綠化最佳效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